本报记者采访“和贵楼”楼长简良发。 本报记者 范"/>
纸桶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纸桶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愿土楼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基地

发布时间:2020-07-20 16:07:22 阅读: 来源:纸桶厂家

600)this.style.width='600px';" border="0" />

本报记者采访“和贵楼”楼长简良发。 本报记者 范伟鸿 摄

清澈见底的长教溪从群山间迤逦而来、穿镇而过;两岸随处可见的古朴土楼和历经沧桑的土夯板墙瓦房的农家小院,如散落般的明珠点缀其间;溪畔上,在枝繁叶茂、盘根错节的千年古榕掩映下,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幽长地伸向远方,并通过一条条小巷结网连通各个村落。繁荣依旧的墟市商铺客栈,横卧的石拱桥,沟通两岸的踏石小径,翠绿的茶园,金黄的稻田,移步即景,景象万千。南靖云水谣古镇一幅幅小桥流水人家幽情生动的画面,都被湖南农大艺术系200多个同学定格在清新的画纸上。

10月26日早晨,从湖南长沙千里迢迢来到云水谣的同学,被眼前多姿多彩的景致迷住了,顾不上旅途劳顿,争先恐后奔向古镇各个角落,用手中的笔墨“贪婪”地记录别样的风物景致。坐在千年古榕树下专注写生作画的大二学生刘娜娜告诉记者:“太美了!这里的古建筑别具地方特色,它们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韵味是我之前从未感受过的。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了,唯有尽可能地将它们搬到我的画纸上,但唯恐我的笔触愚钝不能胜收。”

游步巡视,记者发现,刘娜娜的同学散落各处,专心致志描绘景致。不一会儿功夫,一幅幅曼妙如诗的速写便跃然纸上。不远处,还有一帮来自湖南科技大学艺术系的同学支起一个画架,展开画布,创作油画。他们到云水谣已有半个月,创作颇丰。随着定下的归期临近,他们正抓紧最后几天时间,捕捉醉人的景致,求得满载而归。“这里的环境很雅致,让人心情很放松,山水、草木、古道、民居皆可入画,要是能多呆些日子那该多好。”刘娜娜欢快地说道。

除了写生作画一族,还有融入游客中三三两两的摄影一族,他们用手中的画笔或相机捕捉瞬间、描绘永恒,为这方迷人多情的土地涂上一抹清秀隽永的亮妆,也为云水谣古镇增添了一道美妙的文化景致。

南靖土楼养在深闺时,许多艺术爱好者便捷足先登,获金鸡奖电影《云水谣》以及《沧海百年》、《长长回家路》、《新鲁冰花》等影视作品的演绎,使“云水谣古镇”因此得名并声名大噪。“申遗”成功、声名远扬后,前来探访的八方艺人更是蜂拥而至。在云水谣古镇千年古榕树下,65岁的林金辉老人拉起一支民间器乐演奏队,用以胡、二胡、月琴、冇胡、喇叭等民间乐器,为游客演奏客家山歌小调、芗剧小调和闽台民歌老调。他告诉记者:“我们每周末都会穿上统一的服装,在下桥仔湾的大榕树下吹拉弹唱,一天下来能演上十几二十场。”不过林金辉仍是有点不太满意,他希望把规模做得更大一些,“这就需要添置些器材,而目前队里的器材都是我们自备的,如果再添置一些乐器、扩音器材,就可以把队伍再拉大,不过,这是一笔不菲的开销。”

继南靖县摄影家协会摄影创作基地创建之后,在短短不到三年时间里,又有云水古道写生基地、湖南视觉之域写生基地、福建省作协创作基地、福建省文学院创作基地、漳州市作协创作基地、漳州市美术家协会创作基地等在这里落户,为古镇带来浓郁的文化气息。

相比于学生的时间受限,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专业画师就自由自在得多了。他们如闲云野鹤一般,在这片着实令人心醉的古镇上四处游走,收获灵感,精心创作,描绘绮丽的梦。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上,记者巧遇来自厦门的专业画师孔德林。他扛着一个近一人高的大画板,背着颜料包,赶往心仪的景点准备大干一场。孔德林告诉记者,他已经不止一次来这里写生了。小桥流水、土楼榕树,这块美丽的地方早在十几年前就引起了他的注意。专门为画师们提供写生服务的“云水古道写生基地”今年创立后,他来得更加频繁了,而且一呆就是一两个月。“无论你来多少次,画多少张画,都不足以展示它的全部魅力。”孔德林一边说着,一边信心十足地踏上幽长的古道。

与刘娜娜和孔德林们不同,年轻小伙张维龙进驻“和贵楼”作画融入炽热的乡情。土楼人家出身的张维龙从闽江学院艺术系毕业,前不久,他在“和贵楼”里承租了一间房子,作为自己的工作室。他对土楼的理解更为深切,家乡的土楼给了他无限的创新思想,他想用画笔描绘她的灵动,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别人。同时,他希望在此潜心磨练技艺,并借着世遗土楼这个旅游人气平台,向更多的人展现自我。他告诉记者,最大的梦想是早日筹集到足够的资金,带着自己这些原乡味道的土楼主题作品到外面去参展办展。其实,张维龙并非孤影。记者绕着“和贵楼”走了一圈,像这样的工作室,一共有三家。店主都是像张维龙一样的年轻人,他们怀揣梦想,正用画笔勾勒着斑斓的未来。

“只要是用在土楼文化的传承方面,投入多少都是值得的。”看着云水谣古镇渐渐浓厚的人文气息,“和贵楼”楼长简良发说道。“南靖土楼这几年在打出名气的同时,不经意间吸引了海内外不少文人墨客、艺术爱好者来此写生创作,真是文风涌动云水谣啊,愿土楼成为世界文化交流基地。”他又说,“在外来文化的碰撞、影响、带动下,进一步挖掘、发扬土楼民间民俗文化是接下来要认真考虑的事情。深层次地挖掘、传扬土楼民间民俗文化,让更多本地人参与其中,形成产业链,让人人都有事做,有钱赚,大家笑哈哈地过日子。”简良发无限憧憬地说道。对他个人来说,“平生最大的心愿,就是建一座土楼文化展示园,展示土楼丰富而又深厚的文化内涵,因为土楼文化比物质形态的土楼更有看头,更富有魅力,更具生命力。”

⊙本报记者 庄培松 邓文忠 王俊人 通讯员 林顺来

JavaScript版数据结构

最好的前端框架

JavaScript with